关于云南武定狮子山的传说 武定狮子山

云南武定狮子山有很多传说,其中之一是“钩担戳出月牙潭”。 建文四年(1402年),燕王朱棣兵临南京城下,守将李景隆、谷王穗背叛建文,打开金川门降迎燕军。建文皇帝朱允炆得闻燕军已经打进南京,自知大势已去,决心以死殉国。众大臣急忙上前拉住皇

云南武定狮子山有很多传说,其中之一是“钩担戳出月牙潭”。 建文四年(1402年),燕王朱棣兵临南京城下,守将李景隆、谷王穗背叛建文,打开金川门降迎燕军。建文皇帝朱允炆得闻燕军已经打进南京,自知大势已去,决心以死殉国。众大臣急忙上前拉住皇帝,其中一位名叫王钺的大臣拿出太祖临终时交给他的铁匣子,铁匣子里装着三张和尚化缘的度牒、僧衣、僧帽、僧鞋、剃刀、纹银,还有一张红绒,上面写着“应文从鬼门出,余从水关御沟而行。薄暮会于神乐现之西房”。
大臣们根据红绒上的提示,猜测应文即指建文皇帝,应能即为吴王教授杨应能,应贤可能是监察御史叶希贤。叶希贤挺身而出,表示愿意落发跟随皇帝出走。这时建文已痛哭失声,长叹道:“这是命中注定的,还有什么可说啊”。便下令放火焚烧皇宫,翰林编修程济立即为建文剃了光头,换上僧服。马皇后睹此惨状,投火自尽。建文和杨应能、叶希贤化装为和尚,程济为道人,连同其他二十多个大臣,分别从鬼门和水门连夜逃出皇宫。
建文君臣四人,一路以师徒相称,东藏西躲,历尽艰辛,经过一年长途跋涉,半路又走散了应能、应贤,建文同程济二人来到云南省城。镇守云南的总兵官沐晟自小在宫中同建文一起长大,两人情同手足,但是,他怕招来灭门之罪,不敢收留建文,只好把他送到武定狮子山隐藏起来。建文到狮子山正续禅寺以后,被安排去挑水。那时寺里二三百和尚饮用水,都要到三里外的山脚菜鼋河去挑。建文从未干过这样艰苦的活,一天下来,就压得肩膀红肿,腰酸腿疼。当他挑到半路的盐臼湾歇气时,用钩担头在地上使劲地戳了一下说:“要是这里有股泉水,我们就可以少走一半路了”。第二天去挑水路过这里时,建文看到昨天戳的地方已冒出股清泉来。从此,他们就不必跑到山脚去挑,每天由这里挑水,少走了许多路。于是人们在这里盖了一个寺庙,取名“圆觉庵”。
后来建文觉得从这里挑水还嫌远,便在后山门外用钩担头戳了一个坑说:“水在这里就好了!”。第二天一早,建文看见昨日用钩担戳过的那个月牙形小坑里,竟有满满一坑水,便约了几个挑水和尚在这里挖水,才挖几尺深,便有一股清泉汩汩地流出来。他们又仿照钩担戳的小坑形状,修了一个月牙形的水池,命名为“月牙潭”。说来也怪,这月牙潭里的水,雨季不溢,旱季不蚀,终年都是那么满,那么清,取之不尽,用之不竭,寺里再来多少人,都能够供应。泉水清冽甘甜,用来沏茶,香醇爽口,用来做豆腐,鲜嫩可口,自此,狮子山的豆腐远近闻名,成为办素斋必不可少的菜肴。

关于云南武定狮子山的传说 扩展

云南武定狮子山传说有两个版本:一个版本是关于一只狮子走进山中并变成石头;另一个版本则讲述了一个山神嫁给了一个人类并生下了狮子婴儿,但最终被玉皇大帝诅咒变成了山。无论哪个版本,武定狮子山都被视为云南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地标,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一探究竟。

关于云南武定狮子山的传说 扩展

据传狮子山最早不像一只狮子,也不叫狮子山,而叫"通天山"。通天山,高耸人云,直达天庭,世人得知此山能通天庭,于是,有些想到天堂过神仙日子的人,便沿着这座山涌向天庭。玉皇大帝得知后,即命雷公速将通天山劈断。

从此,通天山,再也通不了天,人也不能上天了。但人们都不知道是谁将山劈断,于是便把通天山改称为"谁劈峰"。

又不知过了多少年,有九十九条白龙云游到"谁劈峰",看见这些山清水秀,奇峰异境,留恋不愿离去,便在山下住了下来。从此"谁劈峰"的四周流出九十九股泉水,滋润着武定坝子,造福于人类。人们为感谢白龙,就在山上建了一座白龙庵,终年祭祀。于是又将谁劈峰改名为白龙山。

又不知过了多少年,有一头雄狮来到白龙山,见到山势雄伟,水丰林茂,也想在此定居,便与白龙争夺此山。双方展开了一场生死搏斗,经过九九八十一个昼夜的激战,白龙战败而逃。

战败的白龙,千方百计总想寻机报仇,收复被狮子抢占的领土。但他们知道凭武力斗不过狮子,于是便把东山慢慢地向上拱起,想堵住武定坝子的出水,用积水淹没狮子。武定人民看到东山慢慢长高,再往上长便会堵住武定坝子的出水口,只好在东山顶上建了一座白塔,镇住东山再长。

而狮子也时刻防备白龙反扑报仇,便伸出前爪,昂头弓背伏卧在东山对面,准备随时出击白龙的反扑,就成了卧狮的姿态。

关于云南武定狮子山的传说

泉名

泉名

我是【泥春号】的作者:泉名,希望本篇文章《关于云南武定狮子山的传说 武定狮子山》你会喜欢!

微信扫一扫,分享到朋友圈

热线 热线

13888889530